一、简述幼儿亲子关系的含义,特点以及类型?
亲子关系的三层含义
1,亲子关系的第一层含义:指的是我们和我们父母的关系,这个关系决定了成年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2,亲子关系的第二层含义:是我们和我们自己的关系。这个自己是内在孩童,是我们自己。这个关系决定了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然后如何延展开来对待别人。
3,亲子关系的第三层含义:是我们和我们孩子的关系。生命中最重要的无过于爱了。如果在成长的重要阶段, 0—12岁,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或者我们没有得到充分的、无条件的爱,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内在孩童)就会出问题,我们的亲密关系、身心健康、事业、孩子都会受到影响。
特点:
幼儿亲子关系具有以下五种特点。
1、不可选择性,亲子关系是有血统相继承的社会关系。对任何人来说,妻子、丈夫是可以选择,但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是不可以选择的。
2、永久性,亲子关系一旦产生就是永远,是任何的外来力量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它的永久性还体现在,即使到了生命的终结亲子关系依旧存在。
3、亲密性,亲子关系之间有着其他任何都无法代替的天然血缘关系。
4、权力义务的特殊性,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抚养和孩子对父母的赡养,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是双向的
5、亲子关系在亲子阶段有不同的特征。
亲子关系类型:
(1)养育型,2)财产拥有型,(3)反向依赖型
(4)冲突型:亲子出现明显的冲突,父母攻击子女,子女反击父母。
(5)溺爱型,
(6)引导平等型。
二、亲子关系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亲子关系的发展对儿童的性格社会行为和交往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在亲子交往过程中,父母可向儿童传授多方面的社会知识、行为习惯、道德准则和交往技能,同时也为儿童提供了体验和练习社会行为和技能的机会。
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儿童会逐渐形成和发展许多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帮助、合作等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关系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后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行为。
三、3岁内幼儿亲子游戏?
看看这些游戏吧,我觉得挺不错的
1、小毛驴压场
目的:锻炼孩子跑步能力,发育双腿的肌肉骨骼,同时发展体能的反应能力和自控能力。让孩子知道“盘中餐”来之不易。
做法:画一直径为5-6米的圆圈,告诉孩子:秋天里农民伯伯从地里割回大豆放在场里,过去没有机器,只好套上小毛驴压豆子。宝宝你现在就是那小毛驴,开始压豆豆。用一根绳松松地拴在孩子孩子袖子上,另一端大人手里拿着,站在圈中心,让孩子沿圆圈跑,当听到大人口令时再向反方向跑,正反跑几圈后,大人拿出些小食品说:“小毛驴累了喂点吃的吧。”吃完歇歇再玩。
提示:在孩子转身往相反方向跑时,注意绳子别绕倒孩子。
2、青蛙捉害虫
目的:锻炼动作协调和孩子的腹部肌肉、使情绪欢快。
做法:用小板凳、小椅子(高在20-50厘米)之类的物件,围成直径2米左右的圈子,上面均放些纸剪成的各样小虫子,圈子中间放一纸盒,让孩子双手放在背后并握紧,蹲在圈内形似青蛙,前后左右跳动,跳在凳子等物件跟前拿上虫子跳着放在中间的小盒子里,跟孩子说:“青蛙周围有好多害虫,捉住后放在盒子里留着给谁吃呢?”(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可说给妈妈吃,或给它的小宝宝吃)。
提示:场地要干净平坦,玩得时间不要过长,防止孩子劳累。
3、小熊猫找妈妈
目的:锻炼四肢骨骼肌肉和协调能力及颈部的灵活,培养亲情关系,调动欢乐情趣,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做法:在参观动物园感知熊猫后,让孩子扮成小熊猫,跟他说:“熊猫妈妈出外找食吃迟迟不回来,小熊猫饿了出来找妈妈,你就是那只小熊猫。”让孩子四肢着地,头抬起来,晃晃悠悠地向前走,在场地不远处画相距10-20厘米的平行线,告诉孩子这是水沟,走到这里得四条腿跳过去,跳时前肢先跳过去接着身体重心前移,两脚紧跟着一跳就行了。玩一会儿后,问孩子找到妈妈没有?孩子可任意答,发挥其想像力。
提示:场地要干净,别扎破孩子手掌,玩的时间不要过长。
4、小鸭鸭捉鱼
目的:锻炼腿部肌肉,培养勇敢精神和胆量,练习数数。
做法:设高30厘米左右的椅子,地上放些用彩色纸剪成的大小不一的小鱼,在椅子靠背上挂一塑料袋,跟孩子说:“ 你现在就是鸭妈妈,它的孩子小鸭鸭饿得厉害,鸭妈妈下水给它们捉鱼吃。”让孩子上到椅子上向下跳,每跳下一次捉一条鱼放在塑料袋内,每捉到10条让孩子数一数,数完歇上片刻继续捉,看孩子有些累了或兴致不浓时,大人逗趣地说:“鸭妈妈也饿了,怎么办呢?”让孩子发挥想像力任意说,大人可以说:“由鸭妈妈的妈妈给点吃的吧。”看孩子能否分清这是谁。
提示:椅子高度不要过高,跳下时一定脚掌先落地。
四、描述幼儿亲子的简述?
小宝宝在1岁前,在其心理发育尤其在社会行为发育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关系就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宝宝和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包括爷爷、奶奶等其他日夜在一起生活的人,会发展亲缘关系,所以叫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亲子关系有许多类型,比如控制型,有些妈妈就想管着宝宝,吃手也不行,去抓东西也不行,老在地下爬也不行,要把他抱起来,这类的父母都是控制型;有些亲子关系是随意型,宝宝自然长大,实际上也叫放任型;还有些就是妈妈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孩子相处,也属于迷茫型。之所以介绍亲子关系,就是因为亲子关系决定着宝宝未来成长,关系到其性格养成、习惯培养以及道德培养,这些方方都是在亲子关系中耳濡目染形成,所以非常重要。
五、幼儿亲子互动游戏?
游戏名称:我给爸爸(妈妈)穿鞋子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家长的鞋子,然后让家长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妈妈)的鞋子,并帮家长穿好,先穿好的为胜利者。
六、幼儿亲子交流的10条建议?
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有几个前提,即令氛围变得舒适,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才能帮助他感觉好从而做得好 。 为此,美国儿童治疗师珍·伯曼(Jenn Berman)曾总结出过十条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建议:
1.真正倾听孩子的声音 。用和孩子平等的身体语言(俯下身,平视孩子)。关掉电脑、电视、手机,用心倾听孩子的话,并透过孩子的只言片语来了解他真正的需求。
2.尊重孩子的感情。 倾听孩子的描述,并将你对孩子的理解表达出来:孩子是通过成人的反馈来了解感情和自己行为正确与否的。 如果一个孩子的感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正常释放,就能更好地成长。
3.建立孩子的成就感。 孩子总是希望取得父母的认可的,即使有时候他们表现得好像专门和你作对,你也一定要明白这不是他们的本意。 例如有时孩子不断说脏话,其实是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和回应。 他们会认为如果不说脏话,你就不会第一时间跑到他们身边去。
4.让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 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关心和重视,他们就会更主动地学习、与人合作和关爱他人。 大喊大叫、羞辱、伤害或者命令的方法,只能适得其反。
5.避免争夺控制权。 越是试图控制孩子,越有可能与孩子发生争执。 虽然不主张让孩子来制定规则,但建议父母使用一定的技巧和语言让孩子一起来做事,而不是抵制你。 孩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渴望帮助和取悦爸妈,作为父母应该满足孩子这种需求,并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
6.建立明确一致的行为准则。 尊重孩子绝不是指没有任何规则,相反,孩子是需要规则和限制的。 在表达的时候,务必确定你能清楚地向孩子表达这些规则和限制的意义,不要进行空洞的威胁。 孩子们往往在不断观察父母是否真的会监督他们按规矩行事。
7.言传身教。 礼貌言行是逐步形成的,这需要孩子能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高的要求。 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
8.认识到语言的力量。 父母必须谨慎措辞,尤其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就事论事地叙述你的看法和期望,而不是打骂、不雅昵称、不恰当的褒奖或者盖棺定论的判断。
9.给孩子留出过渡的时间。 孩子有自己的活动节奏,并且比成人的节奏慢得多。 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进行下一项活动,需要提前告知他,耐心地提醒几次,并且可以使用一些固定的程序。 例如要把孩子从游乐园带走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你们编的“再见歌”,从而帮助孩子实现心理上的过渡。
10.恰当地对孩子说“不”。 不纵容孩子的重要法则之一,就是学会对孩子说“不”。 但是,需要以恰当的方式来进行。 你可以告诉孩子:他还能做什么; 试着告诉他不希望他这么做的原因; 给出另一种替代方案; 提供两个你能接受的选择; 再次重申和阐明规则; 推迟满足孩子的需求; 幽默地化解孩子的问题; 认可隐藏在孩子未被满足的请求下真实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