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合7-12岁孩子玩的户外游戏?
游戏一:追滚球
1、家长现在空旷的场地上画出游戏的范围,画有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
2、在起跑线的前方2-3米处画一道标志线,跑到终点处插上小红旗。
3、在起跑线上放一个皮球、一根木棍,家长负责拨球,等球滚过标志线后,就让宝宝快速的追球,并且要绕过小红旗,然后跑回来,将球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邀请同伴到户外一起进行,家长在一旁做裁判,谁先赢就可以获得小奖品,这样更能调动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提前讲好游戏规则,要遵守这个规则进行。
游戏二:运西瓜
1、这个游戏需要家长配合宝宝,家长先将西瓜,即用皮球代替,从篮子里捡出来,递到宝宝手中。
2、宝宝接过来后,要快速地将皮球运到指定的地方。
3、任务重复进行,往返数次直至完成任务。
4、家长在宝宝运皮球的'过程中要给宝宝加油打气,尽量让宝宝完成任务。
为了提高宝宝的期望值,家长们可以努力地给宝宝加油,鼓励宝宝尽可能平稳、快速地把皮球送到约定的篮子里。
二、亲子热身互动游戏1-2岁?
活动目标:
1、活动宝宝的四肢,锻炼手臂的抓力和双脚的协调走。
2、增进家庭间的交流,体验与父母一起做运动的快乐。
场地材料:
户外塑胶场地 两根光滑适合婴幼儿抓的竹竿
活动过程:
1、 父母手持竹竿面对面两端站立,宝宝手扶竹杆在站中间
2、 父母将手持的一端(同一方向)慢慢往下再往上移动,宝宝跟着将手扶的这一端往下再往上移动,接着另一方向做,来回两次(宝宝手要抓住)
3、 手臂动作来回两次后,父母向前慢慢走,宝宝跟着左右交替慢慢向前走,大约几步后停下再做同样的手臂动作。此为一轮,一共三轮到达终点。(可按实际距离调整)
三、东西南北跑亲子游戏规则?
在这个彩色的绳子里面站4个家长,圈外站着4个小朋友,老师发出开始的指令以后,毎位家长分别站在一个方向将拉力绳拉出各种形状,为小朋友们贴上红花,游戏结束后哪个小朋友身上贴纸多的胜出。
特别提示:小朋友们记得要站在指定位置哦。
四、亲子互动游戏9-12岁?
适合
12
岁儿童亲子游戏
1.
宝宝与你面对面站立,当你告诉宝宝说“变小了”时蹲下,说“长高了”时站起,边
说边示范。然后“变小了”教宝宝蹲下,说“长大?”教宝宝站起,可反复玩。可锤炼动作
和谐和反应速度。
2.
贴粘纸:把花花绿绿的粘纸,依照妈妈的要求贴到妈妈的鼻子上、后背上或鞋子上;
也可贴到宝宝自己的肚子上,
脸蛋上……还能够叫他贴到椅子上、
沙发上或杯子上……贴对
了就夸奖,错了就纠正。
妈妈念儿歌“贴,贴,贴粘纸,宝宝贴对(错)了!
3.
打气球:妈妈用手吊一个气球,高度随时调剂,让孩予伸手跳起拍击;也可抛给他,
让他用脚踢。用儿歌鼓舞:
“打球、踢球,宝宝,玩球!
”
4.
搔痒痒:小孩手掌心朝上,放在妈妈(或爸爸)的左手上。一面唱童谣,一面配合着
节奏做动作(父母右手的动作)
:
炒萝卜,炒萝卜,
(在小孩手掌上做炒菜状)
切——切——切;
(在小孩胳臂上做刀切状)
包饺子,包饺子,
(将小孩的手指往掌内弯)
捏——捏——捏;
(轻捏小孩的胳臂)
煎鸡蛋,煎鸡蛋,
(在小孩手掌上翻转手心手背)
砍——骨碌头!
(亲子伺机向对方搔痒)
5.
开飞机:
提示:
1
.训练小孩胆识,让小孩情绪愉快。
2
.在比较宽敞的的室内和室外均可进行
3
.请注意安全。
方法:
A.
小孩的手放在爸爸肩上,爸爸的手抱住小孩的腰,像飞机一样旋转。
B.
小孩握住爸爸的手腕,然后像飞机一样旋转。
C.
爸爸从后面举起小孩,小孩手抓住爸爸脖颈,然后像飞机一样飞行。
D.
爸爸将小孩作圆周运动地转,边走边转。
6.
小猫吃鱼:方法:画好几条鱼,涂色剪下,分列摆在
2
层以上的台阶上,让小孩扮作
小猫,家长一边说儿歌:
“小花猫,上高台,吃完鱼,走下来。
”一边教小孩自己走上台阶去
拿小鱼(可蹲下,也可站在低层弯腰取高层的小鱼)
,再从台阶上自己走下来。
目的:练习攀登及蹲下的动作,培养动作的和谐性。
7.
我当爸爸、我做妈妈:
“我是妈妈”
,二、三岁小宝宝拿到小碗、小勺后就会学着爸爸、妈妈的模样做饭,喂
娃娃,家长们不要小看宝宝的办家家游戏,这但是宝宝学着步入社会的开始。
2
岁宝宝喜爱跟着大人、仿照大人的动作,他们在仿照中学会和人交往,学会处置同伴
五、5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和他玩什么样的亲子游戏?
很多中国父母,不习惯跟孩子玩,因为我们自己从小接受的就是比较严肃的家庭教育。
顶多给孩子读读绘本,让孩子自己玩玩具,当爸妈的经常“尬陪”。
其实,陪玩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只要愿意开始~
游戏一:绘本寻宝冒险
带一本关于大自然的绘本,让孩子在公园里找到绘本里出现过的东西。
比如:树叶、小花、蝴蝶和虫子等等,比较真实的事物和书中的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照绘本上和真实事物之间的不同,能让孩子理解万物不仅仅只有书里一个样子。
当孩子在公园里看到一朵花,能闻到它的香味、摸到它的触感、观察到花开花谢的各个阶段,获得的理解要远比看绘本要丰富。
游戏二:漂浮对比实验
和孩子一起捡一些树枝、树叶、石块等重量不一的小东西,带到小池塘边。
妈妈可以先这么问孩子:把它们放进池塘,你觉得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呢?
孩子做完假设后,让他自己依次把花瓣、树枝、树叶、石块放进小池塘,一一验证。
这样简单的小实验,能让宝宝积累到更加丰富的感官经验,对世界建立起立体而丰富的认知。
大一点孩子,家长可以趁机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的重力、浮力的简单小科普。
游戏三:昆虫观察实验
孩子蹲下来,看一个小虫子就能看半天,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很无聊。
这时候,不妨找一根小树枝,拦在小虫前面,问孩子:
「你说它会往哪里走呢?」
「哦,他从树枝上爬过去了。」
「再拦一次,它会和上次一样翻过去吗?」
「小虫这次从树枝下面过去了。」
借助自然中的小落叶、小树枝,为小虫设置路障,让孩子记录小虫的行动路径,并鼓励孩子说出小虫「正在做什么」、「要去到哪里」,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孩子的印象。
游戏四:影子探索游戏
在公园,很多妈妈会和孩子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戏,在玩踩影子的时候,不妨带孩子认识影子。
带孩子走到树荫下,影子突然消失,妈妈可以这样问:
影子怎么不见了?我们试试从树荫下走出来吧!呀,影子又跑了回来。这是因为树荫下没有阳光。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探索自然现象的变化。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最符合孩子们直观的学习方式。
游戏五:对比观察游戏
当孩子捡起两片不一样的树叶,妈妈可以这样主动教孩子:
(视)这片叶子是绿色的,比较大;这一片有些发黄,也小一些。
(闻)闻闻绿色的叶子,有青草的味道,黄色的这片有灰尘的味道。
(触)摸一摸,这片叶子有点粗糙,这片比较光滑。
(听)这片叶子干干的,放在地上摩擦,会有刷刷刷的声音,试试磨擦那片会有什么声音。
顺应孩子的兴趣引导,让孩子用「视听闻味触」来感知事物,不仅能延长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用多角度认识新事物的习惯。
最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孩子描述这些感觉,我们可以教他认知很多抽象的科学概念。
获取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熊猫儿科】
六、亲子游戏五项体能好处是什么?
进行适当的亲子运动游戏,可以更好的促进宝宝的神经、骨骼以及肌肉的生长,对于自我身体形象的建立,还有外在环境的认识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婴幼儿的动作如果有比较好的发展,对于自己东倒一下西撞一下可以更好的保护,也可以控制环境以及超越障碍,防止更多的潜在危险发生,如同跨过水沟或者是越过高地等。
帐篷亲子运动游戏在户内和户外都是可以进行的,在平时生活中,配合各种各样造形儿童游戏帐篷,不但可以使宝宝活动的兴趣有所增加,也可以达到了运动的效果,并且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家长们和宝宝一起参与到游戏当中,可以说是最佳的亲子休闲的方式。
七、在家里玩的亲子游戏有哪些?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亲子互动游戏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首先,我旗帜鲜明地反对用陪伴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来代替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智能设备只能是作为辅助的工具,而绝对不能代替人类。具体原因在稍后的分享中我会详述。其次,亲子互动游戏有套路,但更多的需要创意,需要家长在全心全意陪伴孩子过程中的“灵机一动”。很多游戏是依赖于具体情境和亲子双方的默契,这个多多练习是有效果的。
再次,亲子游戏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为了增进亲子感情,为了帮助孩子做早教启蒙,这两点中,哪点更重要呢?我觉得是第一点。很多家长抱着教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去游戏,当游戏中孩子不配合或者“教学目的”没有实现的时候,就会表现得很焦虑,甚至会斥责孩子,双方都不愉快,这反而违背了亲子互动的初衷。
接下来我会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一下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亲子互动游戏可以有哪些形式。可能我描述的游戏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更像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和孩子相处。
一、0-1岁,为孩子唱歌、念童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对于0-1岁的孩子,最好的亲子互动就是边为孩子唱歌或者念童谣,边为孩子做抚触。像摇篮曲这些,音乐中柔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对于宝宝来说是极大的慰藉,也有助于孩子的音乐启蒙和语言启蒙。不要担心自己的音准,如果觉得唱歌困难,可以把歌词念出来或者念童谣。为孩子唱歌、念童谣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父母真实的声音比录音听起来美妙得多。边唱歌边抚触孩子的身体,这些触摸和动作,抚慰的声音,专注的深情,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都有助于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健康的纽带,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安全感。
父母还可以为孩子创作一首专属于他的歌曲或童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熟悉的旋律,换上新的歌词,还可以把宝宝的名字加进去。像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每次“谢耳朵”生病或者难过,都要求听《soft kitty》,这会给他极大的安慰。
二、1岁以后,互动中增加运动训练和认知启蒙
1岁以后,孩子的运动能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会坐、爬和走路,活动的空间也大大拓展。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些需要双方互动的游戏,比如在孩子会爬行,开始能听懂一些名词和动词指令的时候,让孩子去指认家里的一些物品,先熟悉这些物品的名称,家长再引导孩子摸摸物品的质地,用什么材质做的,硬的还是软的,是什么颜色做成的,拍一拍会发出什么声音,闻一闻是什么味道,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充分了解这些物品的名称及特性。
从孩子熟悉的家庭环境开始,再拓展到户外、大自然等其他环境中。刚开始会发现教孩子学习会比较困难,我教傅马上百遍红色和绿色,他还是会分不清。但是,一直坚持着教,等孩子把这些熟悉的名称、动词和形容词掌握后,会有一个阶段,每天都能学习到新的词语。
教的时候,用游戏的方式。比如我教傅马认识到柜子很坚硬,我走路时候假装不小心把头撞在柜门上,疼得哎呦呦直叫,还做出呲牙咧嘴的表情。逗得他哈哈大笑,也学着我的样子去撞,我告诉他这是硬,硬的东西碰到了身体,会疼。再此基础上,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的游戏,比如,我看到一个东西,是红色的,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请你帮我拿过来(答案是苹果)
我有时候下班了很累,只想躺在床上,就会和孩子玩“听指令取物”的游戏。我只需要说出我想要物品的名称,让孩子来拿。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有不同的玩法,刚开始直接让孩子拿东西,然后让孩子爬着拿、跳着拿、走着拿,或者不直接说出物品名称,说出物品的特征请孩子猜出来之后再拿,还可以用英文来表达。孩子做出正确指令后,要及时给孩子鼓励。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游戏,既能消耗孩子体力,又能学习认知。
三、2岁半或3岁以后,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周围的生活以及大自然有了认识,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我们希望亲子游戏来帮助孩子认知启蒙的话,在教孩子“是什么”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形象思维阶段的孩子,在学习知识时如果大人可以借助一些形象的演示,孩子能更好得理解。
比如,我在和宝宝讲“风力”时候,我假装自己是风,他假装是树,不同级的风吹到树上,树会有不同的反应。风力越大,树摇晃得越厉害。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风力的意思。
在讲到“地球-月亮-太阳”三者的运行关系时,一家三口在地上来演示,还交换角色表演,孩子乐在其中又很快明白了什么是自转和公转。
四、3岁半以后,角色扮演游戏
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发展,词汇量也增加,共情能力也在发展,他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过家家”这类角色扮演游戏了。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仅能训练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过家家游戏,可以扮演生活中的角色,也可以是动画片、故事书中的角色。
有一次我扮演孩子,孩子扮演爸爸,刚开始他热情洋溢,陪我堆积木,还给我讲故事,大概半小时后,他有点累了,就躺在地上说:“我才不要看孩子呢,看孩子太累啦!”我也躺下来,他自己玩了一会儿,又过来逗我,一会儿捏捏我的脸,一会儿拍拍我的屁股,可我要找他一起玩时,他自己跑开了。
这种场景,和孩子爸爸在家看孩子的情况一模一样。爸爸带孩子,多半是自己玩着,孩子一边玩着,闲下来了去逗逗孩子,然后走开。我觉得过家家的游戏,还可以从孩子模仿的行为身上,反思自己的表现。在过家家的过程中,以孩子为主体,家长为主导。就是说,玩什么听孩子的,但是,在玩的过程中,家长还是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比如,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家长扮演医生时,引导孩子了解看病的流程,知道要先知道自己的病情,挂哪个科,医生检查时会问哪些问题,有哪些检查的流程。当家长扮演病人时,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有礼貌和医生沟通,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病情等。
我还想补充一点,我特别推崇看起来毫无意义却总能逗得孩子哈哈大笑的互动,最简单的就是“亲亲抱抱举高高”“追追跑跑打打闹闹”,这种刻意的身体接触,能迅速和孩子建立亲密感。谈恋爱时候这些小戏码,用在陪娃上同样受用。大家都听说过哈洛的实验吧,证明了不是有奶便是娘,孩子更喜欢能带给自己温暖的身体接触的娘。
总结一下真人互动的好处:第一,能根据实际情境有灵活的变通;第二,和孩子亲密的接触,培养深厚的感情;第三,在投入地和孩子玩乐的过程中,也能带给我们很多快乐。而且,我们还能观察到孩子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