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

头条财经大咖排名?

2023年12月25日 21:33:311网络

一、头条财经大咖排名?

一,但斌

现在为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3月成立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资金超过20亿,曾任君安证券与国泰君安证券《财经快讯》主笔、大鹏证券资产管理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经理。

001年在全球股灾背景下,投资香港股市,盈利近五倍,2003年5元买入万科、23元买入贵州茅台、12元买入烟台万华、9元买入招商银行等杰出企业的股票,之后持续买入,至今获益丰厚。2007年出版个人专著《时间的玫瑰》,分享他的投资哲学。

二,叶荣添

现在为山东创世纪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全球最年轻的基金董事长,曾经与侯宁的百万赌局您还记得吗?2009年,叶荣添的山东创世纪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核准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叶荣添凭借其著名的“疯狗”言论迅速蹿红网络,特别是2008年以来坚定唱多,在大盘回暖的过程中得到了为数众多的股民支持。

三,杨百万

“杨百万”绝对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并且,开发了一套自己十几年炒股经验的软件—杨百万证券决策系统,不知道有没有有人用过。

二、金融财经直播间平台搭建开发哪家好?

上直播可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分析金融财经机构做直播的目的,我们通过与我们服务的众多金融机构沟通下来,大致的得出了三个点:

1、品牌营销;

2、获取客户线索;

3、直播间订单销售。

再根据这三个点,我们可以来分析基于这些需求的场景功能构成:

1、品牌营销。企业做品牌营销,核心的功能需求就是传播属性及互动属性,在上直播平台,有众多的功能可以实现这两个点的需求,

比如,直播页面一键分享至微信体系;需要在直播间定时发红包来吸引更多人观看;需要设置分享排行榜,排行榜前几位给到礼品,这样可以促进直播间的裂变营销;需要能够将直播间的实时内容同步的推送到更多的媒体或者流量平台,让直播的覆盖范围能够更广等等;

2、获取客户线索。主要的需求点,是以获取客户的有效线索为目标,比如在观众进入直播间的前置步骤设置一个表单收集项,也可以在直播过程中设置一个问卷调研,也可以通过一些直播的前置注册观看步骤,获得有效的客户线索,同时还需要有一个CRM系统,能够把这些客户主动留下来的线索留存下来,同时也需要在直播的过程中,收集客户的一些行为数据,比如观看时长,互动参与度,所属地域,观看直播使用的终端,是通过什么渠道进入到直播间的,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后续去建立用户画像,同时也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分析用户对于产品的兴趣度,进而促成二次营销;

3、直播间订单销售。如果是需要通过直播间来获取理财订单,那这个时候,就需要直播间支持有商品展示和跳转购买的功能,方便用户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能够实时的下单购买产品。

所以综上来看,搭建一个金融财经的直播间,需要先明确好自己做直播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再基于这个目标,去选择对应的平台来实现需求。

三、财经大咖是啥意思?

财经大咖就是那种理财大师,专门帮别人上课,传授经验的人

四、中国最顶尖金融大咖?

提到金融,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华尔街;而提到金融大亨,比尔·盖茨、李嘉诚、马云·····也会从脑海中一一闪过。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些金融大亨,我们可能只熟悉他们的另外一些身份,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等,但是,他们的金融思想或政策也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锋芒。

  1、货币理论大家——管仲

  管仲提出过货币职能论、货币价值论、货币流通数量论、货币政策。在《轻重篇》中,主张通过商品经济来富国、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商品的“轻重”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这在先秦经济思想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仍然可资借鉴。

五、头条财经大咖排名榜?

您好,目前没有一个固定的头条财经大咖排名榜。头条财经是一个新闻平台,它提供了各种财经新闻和资讯,包括股市、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内容。在头条财经上,有许多知名的财经专家、学者和分析师提供他们的观点和分析,但是没有一个官方的排名榜来评估他们的影响力或权威性。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关注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大咖,以获取有用的财经信息。

六、金融大咖是什么意思?

金融大咖原意为在金融圈,或者某个领域里较为有钱有能力。台湾闽南语“大咖”本意为大角色,引申为在某一方面的达人。在股票中你可以理解为在股市中的一些成功的大人物,例如巴菲特、索罗斯等;不过称呼他们为股市大鳄更有意思一下。

七、湖大,中南财,华科,金融到底选什么?

金融专业认可度首选湖大,湖大合并了原中国银行主管学校湖南财经学院,历史底蕴深厚。其次选华科,学校加持!中南财学校不错,金融学也是学校优势学科,但是是211。

八、请问金融硕士应该如何备考?上财、复旦、中大、厦大、武大、西财、央财等学校应该如何选择?

更新:答主毕业后全职在做中大金融硕士的专业课辅导,拟考中大金融硕士的考生可以关注公众号:kaoyan423。

以下为原回答:

谢邀

学校选择的问题,@卖瓜瓜的小男孩 回答的比较详细。建议也很中肯,对金融硕士来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最好选择北上广深的学校,这样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要多很多。学校选择的问题,我就不再赘述了。

我本身是中山大学金融硕士的研究生,目前也在做中大金融硕士的考研辅导。我主要详细说一下备考中大金融硕士的经验。

------------------分割线------------

中山大学金融硕士攻略,关于中山大学金融硕士,这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这是第一篇帖子,在暑假阶段,我应该还会详细总结一下强化阶段的复习方法;在报考前我会根据我掌握的信息详细分析三个学院的具体情况,出一份报考指南,方便大家选择;在11月左右我会详细总结17年以来的重点金融时事;复试前我会详细总结复试的注意事项以及复试经验,线下会组织模拟面试,帮助大家更好的适应面试。当然,前提是你得关注我…

作者:大东

这篇帖子主要从金融硕士和学硕的区别、中大三个学院金融硕士的优缺点、历年报录情况的详细分析、中大金融硕士的就业情况、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和专业课辅导班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大金融硕士的情况。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些帮助。

ps:有些表格复制复制不过来,就截图贴过来的。排版看起来也不是很好。大家也可以去百度云盘直接下载这篇攻略贴的word版。百度网盘链接:http://pan.baidu.com/s/1qYwdxYc 密码:85hu

目录

1、金融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2、中大金融硕士简介 (三个学院之间的优劣对比)

3、历年报录情况分析

4、中大金融硕士就业情况

5、专业课复习经验

6、关于辅导班

1、金融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我们说的金融硕士或者431金融学综合都是指专业型硕士(以下简称专硕),和专硕对应的是学术型硕士(以下简称学硕)。专硕和学硕在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会相当程度上影响到毕业之后的就业,所以在选择目标院校、考虑是否要考金融硕士之前,必须要明白他们之间的不同。

一般来说,学硕更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的目的其实是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研究者和学者;而专硕则更注重实践,专硕设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专业型人才的缺乏。说的通俗点,学硕是为学术塑造人才,专硕是为企业培养人才。因为不同的标的,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相差非常大。我就以金融硕士为例,学硕首先是三年制,并且,三年的研究生期间要学非常多的理论课程,这也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专硕只有两年,专业必修课很少,而且老师要求简单,因为专硕培养的是企业即用型人才,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另外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专硕会留出很多时间来给同学实习。这7门课,大部分都会在第一个学期学完。第二学期必修课只有2门,选修课都放在周末。这样同学就很方便去实习。而学硕在课程设置上就没有这种考虑。最后,专硕的学费更贵,每年3.5万,奖学金也相对更少。学硕学费很便宜,奖学金也足以覆盖需要的学费。但专硕可以早一年毕业,更早开始职业生涯,提早一年赚钱,在经济上来算,专硕其实并没有多花钱。

明白这种不同,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有志于走学术的道路,希望成为一名金融学的学者,那毫无疑问要选择学硕,之后读博深造。而如果考研的目的,只是单纯的希望能找一份更好的工作,那专硕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当然,不得不说,很多学硕的同学,后面也和专硕的同学一样走入了职场,真正读博深造走学术路线的并不是特别多。放弃学术之路的学硕和专硕的同学相比,无疑是吃亏的,研究生期间多学的那些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很少能发挥作用;而专硕往往积累了更多的实习经验,找工作的优势更大一些,而且更早一年进入职场,多一年的资历也是巨大的优势。

另外,还有一点。在我考研的时候,网上流传一直说法,即学硕的含金量更高,专硕在就业会受到歧视。搞得我当年纠结了好久才决定考专硕。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了,希望大家不要被这种谣言影响。而且,研究过相关政策的同学会发现,专硕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流发展方向,毕竟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的理论研究人才。

当然,中大的金融学硕只招硕博连读,而且只接受保研的同学;要考只能考金融专硕。详细说这个,也是希望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更笃定自己的选择。

简单的总结一下:

2、中大金融硕士简介

中大总共有三个学院设置了金融硕士的专业,岭南学院,管理学院和国际金融学院。岭院是从2011年开始招收金融硕士,管院从2013年开始,国际金融学院则是今年刚刚开始招。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2010年之前,金融硕士是所有高校联考的。2011年取消联考,各校开始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大家在网上搜到的金融硕士考纲以及参考书目之类的信息,都是金融联考时候的,各校开始独立命题之后,这些信息早就没有参考价值了。中大金融硕士学校从来没有公布考纲、参考书目。这也是大家复习专业课很难找到方向的原因之一,专业课的复习第五小节细讲,这里暂时不展开。

三个学院分开招生,但是各学院的专业课初试试卷是完全一样的。复试则是各学院分别进行,各自按自己的标准择优录取。下面从地理位置、知名度、师资力量、教学安排、学费和奖学金、就业资源等方面介绍一下三个学院之间的优、劣势。

2.1位置

岭院和管院的金融硕士都在南校区上课,国际金融学院在珠海校区上课。中大有四个校区,南校区也是老校区,就在珠江边上,整个校园古色古香的非常优美,经常有很多人来旅游和拍婚纱照;东校区是新校区,在大学城那边,附件有七八个大学,所以很热闹。但是新校区都是千篇一律,建筑物没什么特点,都是整齐划一的盒子,缺少点韵味;北校区主要是医学院的同学,我没去过就不说了;珠海校区在珠海,学校在海边,风景应该还是很美的。岭院和管院都在广州读研,实习起来很方便;珠海校区其他都好,唯独实习起来特别不方便,珠海没有券商和基金,金融环境几乎可以忽略;来广州或深圳实习又特别麻烦。而实习对于金融专业来说又特别重要,在找工作中甚至比证书还重要。所以,珠海校区最大的不足是地理位置不方便实习。(这也是中大和厦大学校差不多,但我都建议向我咨询的人考中大的原因)

2.2 知名度方面

三个学院中,岭院最负盛名,经济学和金融学实力很强。管院的优势则在MBA,管院的MBA在国内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傲气一点的说,除了略逊清华经管和北大光华,不虚任何其他学校。国际金融学院相对来说名气比较小。

2.3师资力量方面

岭院最强、管院次之、国金相对差一些。大家如果仔细查找过信息的话,应该会发现。岭院的金融硕士是有划分方向的,包括证券投资分析、公司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量化投资策略五个方向,虽然最后也是一起上课、统一培养,跟选什么方向没啥关系。但这样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岭院的金融在师资力量以及研究的宽度和深度上的优势;管院的金融则主要偏向公司金融和计量,经济和金融的师资力量和岭院还是有些差距。但对专硕而言,师资力量其实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毕竟不是搞学术研究。

2.4教学安排方面

科目上大同小异,岭院多一门微观经济学的专业必修课;但是时间安排上,岭院和管院差别很大。管院大多数课程都安排在第一个学期上,第二学期只有两门必修课,而且是安排在同一天;选修课则放在周末。这样同学在第二个学期就非常方便去实习。而岭院的课程分布的很均匀,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课差不多一样多;而且,课程也很分散,周一到周五都有一两节课。这种课程安排,同学们实习起来是很不方便的。前面也提到了,实习对于金融专业的重要性,所以课程设置更方便实习是管院很大的一个优势。

2.5学费和奖学金

岭院和管院都是3.5万。专硕的奖学金是非常少的,岭院和管院的奖学金基本上差不多。第一年,金融硕士有2个是一等奖学金,每年2万,有7个左右是二等奖学金,每年1万5;其他都是三等奖学金每年6000.而且,第一年一等二等奖学金都是保研的同学,考研的同学只有拿6000的份。第二年则根据期末成绩排名来定,一等、二等奖学金名额跟第一年差不多,不挂科的话,保底有三等奖学金。国际金融学院的学费和奖学金信息暂时未找到。

2.6就业资源

岭院的企业资源会更好一些,学院在学生就业方面提供的帮助也多一些,会有些面向自己学院的专场招聘会。国金主要是在珠海,地理位置不好,就业机会可能会少一些。就业方面的情况,后面另起一节细说,这里不详细展开。

2.7小结

岭院和管院的知名度和企业认可度旗鼓相当,岭院优势是有面向学院内部招聘会、金融专业师资力量更好;管院优势是课程安排灵活,更方便同学实习。岭院的优势中,师资力量对专硕没什么用,学院内部的招聘会也并不排斥其他学院的同学,优势没有很大的实际价值;管院的主要优势在于课程安排更合理,很方便同学实习,而实习对于金融专业而言又特别重要,这个优势更具实际价值。而国金各方面都稍差一点,尤其是在珠海校区,地理位置劣势太大,实习和找工作不方便。因此,假如各院录取线一样、暂时忽略各院考研难度不同的因素,以就业为导向的话,我个人会更倾向于先选管院、其次岭院,国金最后。

总结一下,三个学院的相对优势如下:

3、历年报录情况分析

这一小节,从招生人数、报录比、复试线、录取情况等方面详细分析一下中大金融硕士历年的报录情况。

注:岭院是从2011年开始招金融硕士,因为2011和2012两年数据太相隔太久,没太大参考价值就没有列出来。

3.1复试线

岭院从2011-2014年都是330,从2015年开始到2017都是360;管院前三年也是330,2016年涨到360,2017涨到380。学金融都知道,股价存在低估的情况,中大金融硕士在2011-2015年这几年是属于严重低估的,复试线与中大金融的认可度完全不匹配。像武大、厦大、南开这类中大同档次的学校,甚至西财、中央财经之类的弱于中大的财经类院校,这段时间内的复试线基本在360以上,要比中大高得多。所以,现在中大的复试线并没有虚高,而只是回归到了真实水平。我认为,前几年复试线之所以低,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大并不是一个传统的金融名校,在金融专业排行榜中,中大的名次并不是很靠前;而大家在报考时,往往会根据百度的专业排行榜来选择学校。再加上,中大招生规模一直很少、专业课灵活、学校也缺乏足够的宣传,导致前几年的复试线很低。后面,在学生中的知名度慢慢起来了,复试线才逐渐起来。

看复试线走势应该可以发现,连在珠海校区、第一年招生的国金复试线都到360了,中大的金融硕士以后复试线应该是不太可能低于360的。这是我的第一个判断。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分数的绝对数值”很容易误导人。比如,虽然2017年岭院复试线360,管院复试线380,但这个分数存在一定的水分。因为公共课每年的难度相差不大,绝对分数具有可比性,但专业课的难度则有很大不同。2015年中大专业课可以说是史上最难的,根据我和部分同班同学专业课的成绩,2015年管院考上的同学中,专业课平均分大概不到95分,最高分只有105分,岭院应该也差不多。2016虽然专业课很简单,但数学难了一个档次,两者大致抵消,所以2015年和2016年相比分数含金量是大致相当的;2017年岭院专业课平均分是108,最高是129;管院平均分是111,最高分是128;也就是说2015年专业课比2017年难了将近20分。如果考虑专业课的难度差异,对复试线进行修正的话,2015-2017岭院的真实复试线应该是360/360/340,管院的真实复试线应该是330/360/360.国金17年的真实复试线为340。所以,最近3年真实的考研难度并没有明显提高,这是我的第二个判断(当然,和15年之前比难度还是大多了)。

3.2计划招生人数和实际招生人数

这两个数据非常重要。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历年的实际招生人数都比计划招生人数要多(管院13年是特殊情况,下面在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每年都会有少数保研的同学因为出国或者拿到更好学校的offer而放弃保研,多出来的名额就会让给考研。所以,每年复试前的复试会议中,都会公布招生人数的变动情况。一般来说,岭院和管院实际的招生人数都会比计划招生人数多5个左右。当然,这种经验没有普适性,17年就是最大的意外。大家都知道2017年岭院的复试线是360,但管院却是380,我前面也说过,这两个学院就读价值相当,合理的复试线应该相同。17年管院高20分的主因就是计划招生人数和实际招生人数的不同导致的。岭院17年计划招生4人,管院计划招生14人;大家在报考时都不敢报岭院了,管院的报考人数增加导致竞争白热化推高分数。更重要的是,岭院实际录取人数为12人,远多于计划的4人,又进一步拉低了岭院的复试线;而管院的实际录取人数还是14人,与计划数相同。最终导致管院复试线比岭院高20分。但17年两个学院的实际招生人数情况比较特殊,这种极端情况不太可能在18年重现。只要不出现这种极端情况,两个学院的复试线就不可能出现大的偏差;再加上今年管院380分数的影响,报考管院的同学必然会相对减少、岭院会相对增加。所以,我个人预测,18年岭院和管院的复试线会大致相同,或者会至少偏离程度不会像17年这么大。这是我的第三个判断。

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学院在报考前只会公布计划招生人数,考生很难预判实际招生人数是否会比计划人数要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考研也要拼运气、拼人品。想要合理预测不同学院最终的实际招生人数是否会比计划招生人数多,则要密切跟踪保研的情况,因为只有保研的同学弃保,招生人数才有上调的空间。但保研的信息确实很难获取,连学院也只能在所有同学给出明确答复后,才能明确的知道最终是否有多余的名额让给考研的学生。考生去关注这些消息不太现实,我尽力而为,如果获取一些消息的话,会在报考前跟大家分享,所以…可以密切关注东哥后续的帖子。

3.3报考人数和报录比

这两个数据主要反映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大公布的报考人数中,包括了保研同学的报考人数,而保研同学的报考人数无法查得,因此无法精确的计算出考研的报考人数。和15届、16届保研的同学交流得知,保研的报考人数大致为保研录取人数的两倍。因此考研人数我是按照 报考总人数-保研录取人数*2 粗略计算得到的,这个数据不精确,只能当个参考。按报录比来看,岭院和管院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岭院16报录比5.4%,大致是20个人中有1个考上。管院8.2%,大致是12个人中有1个能考上。当然,大家也别被这个比例吓到,5.4%、8.2%并不是你考上的概率,因为可能考上的只有那些认真复习、努力坚持下去的考生,而考研的漫长复习中,中途放弃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实在太多了。能坚持下去、按照自己计划有序的复习,就足以比下去相当一部分同学了。

3.4进入复试比和录取复试比

这两个比例用来反映复试的竞争程度。进入复试比=进入复试的人数/计划招生人数。中大金融硕士的招生简章里是按复试比例1:2的比例进行复试。也就计划招生10人,则会有20人进入复试。而这个比例实际上会更高,一般在2.3左右。也就是说,计划招10人,可能会有25人进入复试。不了解的同学可能会被这个比例吓到,因为淘汰比例大自己排名又靠后,以为没机会而没有认真准备复试,甚至直接放弃复试。其实真正反映复试竞争情况的是录取复试比,录取复试比=实际录取人数/进入复试人数,这个比值一般都大于0.5,也就是说复试人数至少可以录取一半的同学。岭院15年,23人参加复试,录取了13人,录取复试比高达80%,主要原因是18人中有11人被调剂到国际商务专业。

管院13年计划招生24人,进入复试18人,录取18人,主要是因为第一年招生,知名度还没有在学生中打开,报考的人少,达到复试线的人数比计划招生人数还少,最后复试都没刷人。14-16年这个比例一直是0.7,即复试淘汰30%,这个淘汰比例其实是比较低的,也说明管院的保研同学中弃保的比较多些,每年多出六七个名额给考研的同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复试的竞争压力。17年是特例,我之前也说过,这种情况18年不太可能持续,18年管院的录取复试比有望重新回到0.7。国金第一年招生,和管院2013年的情况类似,进入复试人数比计划招生人数还少了3个,最终录取27个是因为录取了3名调剂的同学。参考管院13/14年的数据,国金18年不太可能继续出现进入复试人数比计划招生人数还少的情况,我预计录取复试比也会降到0.7左右的水平。

3.5小结

第一,中大的金融硕士以后复试线应该是不太可能低于360;

第二,考虑中大专业课每年难度不一样的话,中大金融硕士的真实考研难度并没有增加;17年考上岭院的难度是要小于15年的;17年考上管院的难度也没有比16年大;

第三,17年岭院的计划招生人数为4人,录取人数为12人;管院17年录取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一样。这种情况比较特殊,18年不太可能持续。所以,18年岭院和管院的复试线会大致相同,或者会至少偏离程度不会像17年这么大。

第四,招生简章中的1:2的复试比,并不是说要淘汰一半的复试同学,因为实际招生人数可能上升,录取复试比一般会高于0.5。管院18年录取复试比有望回到0.7,国金18年复试同学全部录取的情况也不太可能持续,岭院18年的录取复试比估计还是0.6左右。

4、中大金融硕士就业情况

本来想详细写一下中大金融硕士的就业情况,但是考虑到这篇帖子的篇幅以及很长了,加上班长也还没统计班上的就业情况,所以现在就补详细展开了,以后再详细说一下。

可以明确告知大家的是,中山大学在珠三角地区认可度很高,深圳又是新兴的金融中心,广州的金融环境虽然差点,但除了北上深,比其他城市也还是要好很多。总之就是,广深有足够的机会,中大金融在这边也有足够高的认可度。金融又处于所有行业食物链的顶端,工资应该还是比较可观的。大致有四分之一的同学税前年薪可以达到20w,差一些的也有15w、12w;这还只是第一年的待遇,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后,发展好的,年薪百万确实不是难事。像2015年华泰证券某部门发年终奖就发了100多个月;有同学运气好,入职第一年就赶上项目落地,奖金50万+。可以说,金融行业是一个可以实现神话的行业。希望大家加油,因为只有考上名校了,你才可能去实现这个神话。

5、专业课复习经验

一篇文字贴很难系统的把专业课的复习讲透。这篇帖子中,主要梳理一下基础阶段的复习思路和重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强化阶段以及冲刺阶段的复习,后续再更新。

5.1教材的选择

中大并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我当时也是根据学长和学姐的经验,选定参考书。现在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推荐一下参考书和辅导资料。金融硕士涉及到的科目主要包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和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用的比较多的是复旦大学胡庆康老师出版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我用的是第三版,大家还没买书的话,可以跟我买相同的版本,方便后续的交流;国际金融用中山大学陈平老师出版的国际金融;很多之前的学长、学姐推荐过复旦大学姜波克老师的国金金融,这本书我也看过,大家可以参考着看,但国金主要的参考书请用陈平版的,这本书跟契合中大的命题风格。陈平的国金有两个版本,大家参照下图购买。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也是大家重点推荐的书目,这本书其实涵盖了货币银行学和国金金融学的知识,我也看过这本书,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外国教材的措辞和逻辑,所以也没有重点看。当然,这边书很经典,大家也可以参考着看。大家如果更喜欢外国教材的风格,就以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为主要教材,同时结合胡庆康的货银和陈平的国金;如果更喜欢国内教材的措辞和结构,就以胡庆康的货银和陈平的国金为主要教材,米什金的书作为补充;公司理财用罗斯版的,这本书算是公司金融的圣经了,几乎是所有学校的教材。我用的是原书第九版,注意,这本书还有个精要版,记得不用买精要版的。投资学用博迪的第九版。公司理财和投资学应该不会买错,我就补贴图片了。

如果是跨考的同学,金融完全没有基础,感觉看书很吃力的话。可以买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打下基础,这本书看懂了,学习货银和国金会轻松很多。本科是金融的就可以不用买了。

5.2辅导资料

专业课的辅导资料确实很匮乏,我用的比较多的是圣才的一套资料。这套资料有三本:复习指南、习题精编和各校真题集。这套资料也是10年之前金融联考时候的参考资料,按照金融联考时候的考纲编写的,虽然不是很有针对性,但作为基础阶段的参考资料还是很不错的。淘宝搜金融学431,可以找到购买链接。大家参考下图购买,别买错了。除了我上文提到的参考书和资料,其他的专业课资料大家暂时先别买,尤其是淘宝里一些所谓的内部资料、课件之类的,大家更是别浪费钱,没有参考价值。实在想买其他资料的话,可以发链接给我看下,我帮大家甄别。

5.3基础阶段复习

基础阶段的复习,大家可以把难点暂时放到一边。胡庆康的货银第三章 第五节 金融资产组合,第六章 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跳过不用看,只看剩下的章节。陈平国金主要看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八章,其他章节暂时跳过。公司理财第九版主要看前17章;投资学基础阶段不用看,我后续再安排复习方法。

提到的章节每看完一章后,则把“金融学综合习题精编”的相应章节的习题做一下,选择题很简单,大家应该都能搞定;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可以参考书本进行回答,现在不要求闭卷回答问题,看书总结后抄写一遍加深印象即可;论述题跳过不做;计算题简单的可以做,难的先放在一边。基础阶段的专业课复习只做这两件事,第一,看我上文提到的章节,第二,按上文提到的方法做习题精编中的题目。基础阶段复习,大家如果能做好这两点的话,强化阶段在跟着我复习,专业课绝对可以考好。专业课基础阶段的复习,务必在6月份之前完成,6月份大家要准备期末考试,复习时间可能比较少。6月份可以暂时不复习新内容,但也不能一个月完全不看书,最起码每天抽一点时间巩固一下前面复习的内容。

5.4时间安排

基础阶段,每天的复习时间最好保证到8个小时以上,其中专业课4个小时、数学3个小时(或者平均分配),英语1个小时。复习的过程中,大三的同学可能还要上课。我当时考研的时候,也有8门课要上,但我一般都是翘课复习,如果不能翘课的,基本上也不会听,就在下面看自己的书。作业之类的,我也都是抄同学的,就没自己做过。决定考研的同学就别在意本科成绩了,考前突击一下能过就行。有时候老师管的严,没办法复习的话,就认真听课,减轻期末考试时候的复习压力。如果周一到周五的复习时间没法保证,那周末和节假日就要尽可能的保证复习时间,睡8个小时,吃喝拉撒2个小时,每天保证14个小时的复习,弥补周一到周五时间的不足。朋友圈、新浪微博、游戏、电影,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放到一边了,本身时间就紧,在这些地方浪费时间的话,就太不明智了。总之,就是创造一切条件保证复习时间。

跨专业考研、完全没有金融学基础的同学,可以先花半个月的时间认真看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打好基础。之后,再按上文的方法开始基础阶段复习。如果是二战的同学,时间足够多,经过一年的复习,基础应该也比较好。我建议暑假之前就不用复习专业课了,所有时间用来复习数学和英语。二战的同学也请放心,时间绝对够。

5.5一点鸡汤

边上课边复习确实比较累,需要大家有比较强的毅力和抗干扰能力。但既然是为了梦想就必须要拿出魄力,名校金融怎么可能随随便便考上。金融是所有专业里面录取分数最高、最难考的,名校金融尤其残酷。我们再抱怨考研难,但和高考比起来,考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如果胆子大一点,当时报的是复旦而不是中大,我现在应该是在上海而不是广州了。如果高考要考复旦金融,再复读三年我也不可能考上,这纯粹是智商问题,而不是努力和态度的问题。考研难并非题目难、知识点难,而是考研完全靠自己管自己,不像高考有老师管、父母管。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考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拼毅力、时间管理能力和努力的程度。

6、关于辅导班

之前也提到,中大的金融硕士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的,大家网上可以找到的也是2010年之前的金融联考大纲,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而中大的专业课一直是比较灵活的。2014/2015年应该是比较难的,尤其是15年,管院考上的19个同学,专业课平均分大概只有95左右。16/17年虽说简单,但也是跟15年比,和其他学校横向比较的话,还是算比较难的。17年进入复试的同学专业课平均分才110左右,和其他很多学校比这个平均分是很低的。尤其是跨考的同学,如果没有金融基础的话,复习起来会很痛苦。相当多的题目在教材中是找不到答案和对应的例题的,需要自己进行总结。这也是我想搞一个专业课辅导班的原因,一方面大家复习起来更有效率,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考到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我也可以赚点生活费。你如果有认真看这篇帖子的话,应该会发现,我对中大金融硕士是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的。

6.1专业课和公共课辅导班的不同

公共课市场大,各个机构都有很优秀的老师开班授课,也有辅导名师出版非常好的辅导资料。客观上来说,数学是要比专业课更难的,但是因为数学有考纲,有数学全书、高数十八讲之类的优秀的辅导资料,有张宇、李永乐、王式安等优秀的辅导老师,大家肯花时间认真做题,跟着老师学,一般是可以考的比较好的。而金融硕士各校自主命题后,每个学校的试题风格、考察侧重点都有很大差别,每个学校的金融硕士只有几百个考生,规模太小,机构不可能为了这么小的市场投入太多资源,因此专业课没有名师辅导、没有好的辅导资料,加上专业课没有考纲,中大又不指定参考书,试题中也经常出现主流教材里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所以,虽然专业课绝对难度上没有数学大,但复习难度是要比数学大很多的。大家很难把握到重点知识,不知道哪些需要重点看,哪些需要自己找资料总结,哪些可以跳过不管,囫囵吞枣的复习并不是一定考不好,但绝对会走太多太多的弯路。专业课浪费太多时间,又势必会影响到公共课的进度。现在是四月份了,已经开始复习的同学,应该可以感受到这种焦虑。而在一个好的辅导老师的辅导下,复习的效率会更高,重点知识的把握会更精准和深入,这也是我可以给大家提供的价值。

6.2现有专业课辅导班存在的问题

现在各个机构开设的专业课辅导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新东方式的(我考研的时候有,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就是请一个老师讲课,课程面向所有金融硕士的考生。这种辅导班除了可以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再也没有任何价值。不同学校试题、考察重点完全不同,一起上课完全没有针对性。另一种是,机构请目标学校,比如中大的研究生讲课,一般是1对1辅导。这种辅导班更有针对性,但是有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上课方式一般是远程辅导,比如通过QQ视频、微信视频上课,清晰度比较差;其次,机构的费用很高,基本上是按照300元/课时收费;更大的问题是,考上研的同学往往要备考CPA、CFA等证书,或者去实习积累实习经验,9月份开学后又要开始上课。专业课辅导又是一个特别费时费力的事情,大家不太愿意为了几千块钱去浪费这么多时间,机构很难招到愿意辅导的学生。也是因为很难招到老师,机构在找老师的时候,其实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考上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但客观来讲,考上的同学中,有的是高分录取、对专业课掌握的比较扎实;有的是压线飘过,专业课刚刚及格。所以,机构的这种辅导班,很难保证找到好的老师,你碰到什么样的老师纯粹靠运气。运气好找到一个还不错的老师,在同时准备考证、实习、上课的情况下,他也很难投入足够的精力来备课。我没有在忽悠大家,具备理性分析问题能力的同学,应该可以知道这些问题确实很难避免。

研一的时候,班上有六七个同学在辅导专业课,除了我之外,其他同学基本只是较详细的讲解了一下课本。我至少还讲解了一下历年真题、总结了几十个计算题详细讲解、总结了10来个论述题专题。我不是个很自大的人,客观的说,我在辅导上要比其他同学投入的精力要多得多,讲解的要全面、细致得多。可即便如此,我也因为第一个学期要备考CPA和上课,备课时间并不充分,辅导的并不是很好。

6.3我的优势

辅导班的授课形式我还需要调研,费用肯定也远低于辅导机构。授课质量方面,我现在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备课,而且,我是把这个辅导当作一个小创业,以后还会继续,为了更好的口碑我也会尽我的全力讲好每一堂课;我是从电子科大的机械跨考到中大金融、总分392分专业第三名(最高395)、专业课100分全班第二高(2015年专业课很难,最高分105,平均分95以下)、2014年专业课117的高分…这些,至少可以说明我有还不错的能力来辅导。忽略掉这些冷冰冰的指标,这篇万字贴也应该是大家看过的最详细、最细致、最干货的帖子吧?

如果你需要专业课辅导,那么我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期待和大家的进一步交流。有需要的请私信。

九、金融大咖王永利什么时候去乐视金融的?

在人大任教过大概2年,后来到中行当到副行长,高级研究员等,现在是乐视金融的CEO,去年八月份被请来的。

十、考天财的金融专硕难度大吗?

从总体上看,这个情况下考研还是很有难度的。这是由于当今考研总体竞争激烈,每年报考人数很多,考研市场呈现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状况。而天财作为一所知名院校,金融专硕作为考研热门专业方向,使得报考人数更多,从而导致考研难度很大。

阅读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