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主体构成?
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1.贸易自由化。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生产国际化。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二、全球化有哪些特殊的要求?
只有大规模生产才有足够的收入补偿研究开发费用,而国内市场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大规模生产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
只有预期能在全球市场上占有足够多的市场份额之后,企业才愿意研究开发新产品。
所以,由于生产的固定成本增加,就必须要有较大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了一个全球市场,也就产生了消费的全球化,企业也拼命地向全球扩展。
三、20世纪什么因素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
20世纪以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从本质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三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1.跨国集团和组织的推动。
2.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3.工业革命使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各国依赖性增强
五、全球化的基础是什么答案?
全球化的基础是国家化,所谓全球化无非是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一种自愿平等交换,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对此就如同社会中人与人在市场基础上自愿平等交换一样。
当代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国际化、自由化、普遍化和星球化这四个方面。国际化主要是指跨越国界的,描述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自由化常常被经济学家所使用,而普遍化则更多地为文化研究者使用,主要涉及特定的价值观念:一个更加全球性的世界在于文化上趋于同质化。星球化则涉及消息的传播与文化安全问题。
扩展资料
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
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
六、为什么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一是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二是跨国公司有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一个微观基础;三是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一个制度基础;四是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
七、全球化形成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1) 全国分工与协作体系发生了重大的调整。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趋于“软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分工与协作体系中历史形成的“中心—外围”结构得以强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在贸易,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相互交往和联系日益增强,这些联系又相当一部分是国家主权越来越难以控制的。)
3) 经济全球化使“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距迅速拉大。穷国越穷,富国越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4)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全国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且更加难以解决,世界经济因而受到了严重影响和干扰,如环境问题,毒品问题,跨国犯罪与恐怖活动等,都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
5)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了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实现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现状的强烈冲击。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我们要认清形势,积极进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争取主动,克服“全球化”的弊端,并且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条件发展壮大自己。
首先,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加快本国民族产业的发展,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要求。
其次,为了实现“后发优势”,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我们要走科技创新之路,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包括经济体制和科技制在内全面创新建设机制,以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
其三,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团结合作,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推动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规则和制度的改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我们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
八、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过程。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的相对概念是于本土化。一般主要说的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有2个特征,一是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有效配置过程。二是贸易、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企业活动无界化,以及全球经济发展规模式的市场化。
从物质形态来看,全球化是货物、金钱资本乃至文化概念的跨境流动和传播。
全球化总体上来看又可以总结为,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同时也包含了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科技、军事、安全、文化、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多元概念。
全球化一共经历了好几个发展阶段。随着全球化概念逐渐深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全球化让世界各国各地区即是不同的独立个体,又是同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近些年出现的,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16世纪资本主义开始,市场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全球化就有了雏形。随后的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地扩张贸易、第一次第二次的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等等更是不断加剧经济全球化过程,随后战后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成立则标志着经济全球化从自发过程开始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随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迅猛,世界经济已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经济板块为中心的格局。
经济全球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又称为三次浪潮。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有学者称从15世纪开始。而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第二次经济全球化主要是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全球化主要表现在投资和贸易。这个阶段国际投资增长迅速,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第三次全球化浪潮还在进行中。我国目前处于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与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交织的阶段。
经济全球化作为双刃剑,带来好处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可能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扩大贫富差距,加大经济发展波动性,可能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矛盾性,国际分工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金融和技术殖民的灾难。此外全球化也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有损害。发达国家转嫁环境危机给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入侵,影响其经济稳定。
九、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指什么?
1、引进来战略是指将国外的先进科技人才和领先的管理理念引进来。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有选择的不破坏国内经济环境的招引科技人才和项目资金。
2、走出去战略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预示我国“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开放向纵深发展。